注重高质量项目式学习呈现 —— 奉贤区小学自然“项目式学习”培训活动
发布时间:2020-11-11 来源:金水苑小学


 2020113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基础教育参考》编辑、中国教育信息化创客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芬兰国家LUMA中心StarT中国区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专家孙晓奎老师在金水苑小学做了一次主题为“项目式学习的优化与设计”的讲座。奉贤区教育学院教研中心主任庄骏老师、奉贤区教育学院教研中心副主任朱玲老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奉贤区2020小学自然教师项目式学习实践研修班学员、“褚克斌名师工作室”学员、奉贤区各校自然骨干教师,以及奉贤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员学校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奉贤区小学自然教研员褚克斌老师主持。

上午,孙主任为大家准备了题为“高质量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的精彩讲座,他从最基础的项目式学习定义展开,阐述了项目式学习是通过真实问题的项目实施来实现21世纪核心素养技能的培养,其中包含了真实性、跨学科融合以及协作性。通过大量的项目式设计量表,浓缩了高质量项目的要素:真实性、学生中心、跨学科融合、核心知识、学习共同体和多样化作品,总而言之,好的项目一定是真问题、真研究、真价值的项目。


随后庄骏老师谈了他的体会,并对于我区现在所进行的项目式给予了期待。希望在已有大量STEM实践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之上,可以以项目式学习更好地开展,并建议老师们能较好地利用这样的平台展现自身的教育教学研究。


下午,孙主任和大家分享了许多项目式学习案例,从这些精彩的案例当中,老师们了解到了一个完整的项目式学习会经历查找资料、提出问题、分组研讨、设计方案和总结提炼。无论是案例“话说长江”还是“秋千保护罩”、无论案例是大还是小,十多个项目式学习案例都是凝聚了老师和学生项目式探究的心血。

随后,朱玲老师也提出要关注真实情境的创设,高效的驱动性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探究。她还指出,项目式学习的区域研究加入教研团队的力量,能更好地推进学科教育教学的发展。

本次活动不仅在座的老师们近距离聆听了全国项目式学习大咖的理念、指导与众多的指导方案的介绍,还通过现场直播远距离传送给了贵州的老师们,以及奉贤区教育学院教研员们,以网络收视的方式进行学习与接受培训。

在总结中,褚克斌老师认为这是一次高质量的培训。我们区的很多老师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展开项目式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培训与专家产生共鸣,无论线下还是通过平台,老师之间、老师与专家之间在不断地沟通,使得众多的项目式学习得以及时指导与修正。短短一天的培训,对于一些项目式学习活动执行的影响是深远的,但现场的讲座式的培训,还需要老师们后期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与反思,从而提升项目式学习的质量。

与项目共前进、同前行,帮助教师运用项目式在课程设计和实践层面更加“落地”,才能让学校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走得更长远。通过本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区域骨干教师对于项目式学习的研究素养。

撰稿:张杰 陆玲佳

2020.11.3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