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绿的,春天是朦胧的,春天也是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的。3月15日下午,以“基于单元教学 优化学习方式 落实核心素养”为主题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区级教研活动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上外附小)多功能厅举行。
本次活动由奉贤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朱娜老师主持,奉贤区徐铭浩名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全区一年级教师代表,以及本校全体思政老师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长宁区哈密路小学副校长黄莉作为委托管理校教师代表,全程参与活动。
上外附小屠梦婷老师和余晓青老师拉开了精彩的序幕。职初教师屠老师展示了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5 风儿轻轻吹》第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去发现风,联系实际生活去感受风,借助道具去探究风,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乐于在大自然中活动。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余晓青老师执教了《8 大自然 谢谢您》第二课时。本课作为单元的总结课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了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通过春季的外出活动,感受自然;借助照片,回忆在大自然中活动的不同方式,知道可以通过亲密接触、嬉戏玩耍的方式享受在大自然中的快乐;在联系实际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小组合作体验等形式,观察、探索到大自然的秘密,收获大自然中的美好,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的道德教育,将核心素养落实于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后,上外附小潘怡老师基于新课标理念,对本单元进行了说课,从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学情、教学的设计和试教的反思等进行了详细解说。
互动研讨中,老师们十分关注课堂活动方式的设计和优化,肯定了两节课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适宜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给予学生较为充分的体验,激发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活动最后,徐铭浩老师和朱娜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
徐铭浩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授课老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设计合理,文本解读细致,教学设计用心,有趣生动的课堂非常适合一年级的学生。但她同时提出,老师可以用问题引领,联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回顾学生实际生活,激发孩子真实情感,自然而然地让孩子感受到大自然地神奇,从而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达到本单元地教学目标。
朱娜老师建议,老师要立足单元,整体解读教材内容。重构生活化资源,进行班本实施;打造生动式课堂,优化学习方式;关注生成性评价,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孩子学有所得,在课堂中真实收获和成长,把“新成长课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