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璀璨 “亮”出风采 ---上外附小·金海联合小学2024学年见习期教师汇报课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12 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小学

见习期教师作为学校的新生力量,承载着学校未来教育和教学的重任。为了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和提升他们的教学技能,上外附小·金海联合小学于12月10日至12日举办了见习教师汇报课展示活动。参与的21位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精心策划,呈现出风格迥异且富有特色的课堂。

Part1“磨”中实践

从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到磨课研讨,教师们追求卓越,不断挑战自我。指导教师和备课团队也提供了全力的指导与支持。每一次的研讨都让新教师获得了新的进步,最终呈现出精彩的课堂。


Part2“亮”中展示


徐文奕老师在《小小的船》这堂课上,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索夜空中弯弯的月儿船。她用生动的图片,引导孩子们感受夜空的美丽。她引导孩子们发现了月亮和船的三个共同特点:都是弯弯的、小小的,还有两头尖尖的。通过有趣的叠词游戏,让孩子们结合生活中的观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让学习变得既有趣又富有创意。


陶嘉怡老师在《比尾巴》这堂课上,她以生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并学习笔画。在整体过程中,她通过朗读课文,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疑问句的语气,并运用图片直观展示,让学生理解比尾巴的特点,感受其中的乐趣。

张思婷老师执教阅读课《乌鸦喝水》,她通过谜语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孩子们对乌鸦有了全新的认识,以“乌鸦喝水”为线索,运用图片帮助理解,让学生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感受乌鸦的心情变化,知道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她寓教于乐,为后续学习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吴佳妮老师执教一年级《两件宝》一课,她通过你说我做游戏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她让学生在朗读课文后提取信息,让学生理解人的“两件宝”分别指的是双手和大脑,双手的作用是做工,大脑的作用是思考。并通过图片展示、联系生活等方式让学生思考双手和大脑还可以做什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李鑫鑫老师执教三年级《司马光》一课,她通过创设情境,猜故事导入新课。带领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传授四个学习文言文的小锦囊。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文言文的韵律美,并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组词法来理解课文内容,进行相应拓展,感受司马光的美好品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习小学生涯中的第一篇文言文。

姚仕煜老师执教四年级《西门豹治邺(第一课时)》一课,她通过梳理文本,巧妙地引导学生分清主次。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提取关键信息、长话短说的方法,并进行简要复述,从而在互动和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

(图片7)

方静萱执教四年级《数射线上的分数》一课,她通过数射线的直观演示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分数如何在数射线上表示,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过程,使学生深刻体会分数作为一种数学对象在数射线上的动态变化。

(图片8)

沈袁滢老师执教二年级《幻方》,通过大禹治水的趣味视频导入,引导学生将古代洛书整理为九宫格,通过计算了解“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三数之和都相等的九宫格称为幻方”,接着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进一步了解幻方的规律,并通过小组活动搭幻方,内化幻方的相关知识。最后通过视频了解幻方的历史,感受数学文化价值,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图片9)

唐婧妮老师执教一年级《进位加法(第二课时)》一课,以对对碰游戏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随后创设了Shining 和Lumi 逛校园的情境,让学生在20数板上摆双色片,自主探究8+6的不同算法,使学生对于凑十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图片10)

朱铭周老师执教三年级《轴对称图形》一课,她通过观察图形、动手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探索了轴对称图形的奥秘,经历动态的对折过程,渗透轴对称是一种运动,既使学生体会到对称在生活中应用之广,又帮助学生利用这些图形再次加深对“对称”这个现象的认知,不仅揭开了对称轴的神秘面纱,还在数学的海洋中发现了美的韵律。

(图片11)

姚思劼执教二年级<2AM4U2 in the forest (period 1)>,通过小兔子找朋友为引子,认识单词,学习野生动物相关句型,体会友谊的美好。


王钟奇执教四年级M4U2(P3) At Century Park一课,她通过创设Miss Fang和孩子们在世纪公园的情境,利用听力音频、观察图片、对话演绎等形式读懂语篇,尝试对话表达,并在此过程中学会询问同伴想要游玩的公园场所及其相关信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养成文明游园的好习惯。

范陆欣老师执教三年级M4U3P1 Let's find plants一课,她通过创设校园植美节的情境,结合文本视听、图片观察、模仿朗读等形式让学生读懂语篇,提取相关信息,尝试描述植物的特征,并在寻找植物的过程中观察植物不同的外形,感受植物多样性,激发对植物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俞菓老师执教一年级《小雪花》一课,以猜谜语导入课题,通过聆听、学念歌词、创编动作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歌曲节奏与情感。重点教授附点二分音符与休止符,逐步学唱全曲。最后,加入三角铁伴奏,丰富歌曲表现力,营造雪花飘落的意境。


陈子安老师执教二年级《连续前滚翻》一课,他通过小熊猫学滚翻的情境来导入课堂,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提高滚翻能力与身体协调性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并通过小熊猫趣味乐园的趣味体能,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褚佳宁执教四年级《远撑前滚翻》一课,她通过“沙滩拾贝”作为情景导入,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运动技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文化自信。同时通过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的练习方式,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动作要领。她把情境从头贯彻到尾,让学生身临其境。


张昕玥执教一年级《名帖来拜年》一课,她用吉祥物Shining创设情景,并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贴一贴,画一画探索拜年名帖的设计方法,并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文化习俗,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焦文娟老师执教一年级《多彩的世界》一课,她通过湖面倒影视频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并寻找大自然中的对称事物、感受对称图形的均衡美感。通过两次小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对印技法的原理、材料、注意要素等。最后,运用点、线结合的方式创作一幅造型美观、色彩丰富的对印蝴蝶作品。


朱愉沁执教一年级第三单元《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一课,他充分运用数字化媒体信息,将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引入课堂,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和思考动植物的特征;不仅关注学生大自然中有很多动植物的知识掌握情况,还注重评价学生在会观察、会提问、会循证、会解释、会小结等方面的科学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


高羽老师执教四年级《水的污染与净化》一课,她通过解释水污染、体验水过滤、拓展水净化这三个活动让学生亲眼见证清水如何被墨汁逐渐污染,深刻理解水污染的危害,并能设计和制作简易过滤装置来感受净化水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马恺瑞老师执教四年级《神奇植物故事——植物科普文创编》一课,巧妙地将叙事性文章和科普文的特点进行比较,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快速掌握科普文这一新文学体裁的结构和特点,并以让学生登录AI平台编写提示词创编“食虫植物”科普文的形式,巩固学生对于AI文本生成提示词结构的掌握程度,提升学生的打字能力与信息素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的热情。

Part3“研”中提升

在展示课之后,教研组的老师们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点评,既指出了课堂的亮点,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Part4“思”中收获

见习期教师汇报课后,进行自我反思,同时撰写反思心得体会。对课堂教学方法、学生课堂氛围、互动以及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反思,总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规划未来改进的方向。


本次见习期教师汇报展示活动中课堂教学评比、汇报课反思的评比评选结果,将在学校教学节闭幕式上予以表彰。上外附小·金海联合小学高度重视见习期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落实“魅力教师成长课程”系列培训,为见习期教师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学习、实践和成长平台。在激发见习期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的同时,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文化修养和专业发展等综合素养,早日站稳讲台,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