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夯实教师师德素养,提升导师家校沟通效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于8月25日邀请普陀区教育学院德研室主任王萍老师带来《全员导师制背景下的家校沟通》专题讲座。本次培训由江海一小沙秀宏老师主持,金水苑小学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培训。
首先,王萍老师结合时事热点话题,诠释了家校沟通的现实背景与基本要求,依据“非必要不沟通”原则,提出导师们应该避免过度沟通,以免加剧家长的压力。接着,王萍老师以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提出亲师沟通技巧的四大要素。
1.关系。人对他人和事物的判断都是基于关系出发。而导师和家长其实正处于不对称关系。当导师充分表达出对孩子的足够的关心和喜爱会更有助于导师与家长建立起平等合作、共赢的良好亲师关系。
2.需求。真实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导师要考虑家长的普遍心理,关注到家长的真实需求。
3.情绪。“极喜时莫与人物,极怒时莫与人书。”人的言行受到情绪的影响,而情绪和压力、认知、环境因素不可分割,导师虽无法控制家长情绪,但可以调节自身情绪,为有效的家校沟通打下基础。
4.技能。在家校沟通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学会沟通技能。导师要在沟通前期、中期以及后期要体现关注;中期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家长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并用合理性的语言引导家长,提出改进建议;如果与家长出现分歧时要注意共情与弹性沟通。
本次讲座,王萍老师从沟通原理出发,通过自身经历,抓住要点,阐述了导师和家长如何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怎样了解家长的真实需求,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等满满干货。“培育健康品性 滋润金色心灵”的办学理念需要每一位老师用心、用爱去践行,“双减”背景下的家校沟通更需要每一位老师的智慧与行动。相信通过本次培训,老师们能更有效地和家长进行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家校携手,共同助力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身为导师的我们任重道远,仍需不断学习与探索,争做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学生的人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