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新课标落地实施,深化新教材研究与应用,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10 月 20 日下午13:00,上外附小·金海联合小学以 “聚焦情境创设,提升课堂活力” 为主题的数学教研活动如期开展。校长徐柳花、外聘数学专家钱湛恩全程参与指导,为教研活动精准把脉;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围绕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展开深度研讨,共同探索数学教学提质增效新路径。
活动中,沈袁滢、方静萱两位青年教师以一年级数学《加法》为课题,先后呈现了两节精彩的教研课。两位教师紧扣新课标 “注重真实情境创设” 的要求,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借助小圆片学具搭建起 “生活与数学” 的桥梁。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动手数一数、自主摆小圆片等多元活动,逐步理解加法的本质含义、算式各部分的意义及运算方法,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 “在活动中积累数学经验,在体验中感悟数学思想” 的理念,有效激发了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活力。
教研课结束后,外聘专家钱湛恩结合小学数学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进行点评。钱老师强调一年级是学生数学思维启蒙的关键阶段,教学中要重点落实新课标对 “数感” 培养的要求,通过丰富的直观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清晰认识 10 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和数量变化规律,坚决避免过度灌输、压缩学生思维发展空间的教学行为。同时,针对《加法》一课,钱湛恩指出,教师需重视新课标中 “符号意识” 的培养,通过具象到抽象的过渡,让学生真正理解加号、等号的实际意义,学会用数学符号表达数量关系,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校长徐柳花结合新课标 “教学评一致性” 原则提出要求。她表示,新课标背景下的数学教学,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评价目标的一致性,让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目标展开,确保教学实效。针对一、二年级新教材使用,徐柳花建议数学教研组加强校内自培力度,开展跨年级交流研讨活动,共同破解新教材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推动新教材理念全面落地。
此次教研活动既是对新课标理念的一次深度实践,也是教师间经验共享、智慧碰撞的重要平台,有效推动了学校数学教师对新教材实施的深入探索。未来,数学教研组将持续深耕课堂教学创新,以新课标为指引,不断优化情境创设方式,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数学学习场景,助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夯实基础、提升核心素养,推动学校数学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