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校本作业有效性实证研究 —上海市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中小学高质量作业体系建设基地校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4-08-29 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小学

8月29日下午,上海市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中小学高质量作业体系建设基地项目小学语文学科交流研讨活动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上外附小”)举行。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委研究室)教师教育部研究部王月芬部长、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刘嘉秋博士、上海市小学语文教研员薛峰老师、教师教育研究部综合教研员邵骁老师、奉贤区小学语文教研员蒋莉莉老师、上外附小·金海联合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徐柳花全程参与听课研讨。参加本次研讨的还有上海市高质量作业项目基地校教师及我校语文教师。活动由刘嘉秋博士主持。

教学展示环节,我校顾佳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业——课外阅读《猫伯伯》讲评课。顾老师基于学生作业练习的前测数据,精准研判学生的学习生长点。课堂上进行错误归因,引导学生发现思维瓶颈。同时利用三位学生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指导学生进一步清晰了“举例说明作家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方式方法”的策略,充分体现教学评一致性。同时设计迁移运用练习,固化学生对此类问题的思考,促成阅读策略的形成。

项目组张沁心老师围绕如何依据目标链制定作业目标,设计作业对四下第四单元作业进行了介绍。并且结合前期的调查分析数据,阐释了项目组对校本作业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的认识与思考。

互动环节,来自基地学校的老师各抒己见,对顾老师在本课教学中能基于平台数据实施精准教学的积极探索表示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在作业讲评实践中的困惑。

专家点评环节,邵老师针对单元教学、作业设计与专项研究提出自己的理解,并认为一要探寻如何从知识的教授到素养培养;二要妥善处理单元作业与课时作业之间的结构;三要明晰作业设计过程中参考答案的重要性。

蒋莉莉老师深入项目实施过程,提出教师要通过对数据进行更为精准的分析和运用,看到数据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精准把握学生的薄弱点,有针对地进行高质量作业设计及讲评,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

薛峰老师指出学校对作业设计的目标意识逐渐增强,而且在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上也有所建树,特别是在阅读策略的习得上做出了积极探索。薛老师从单元作业的定位与安排提出可行性建议,以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合与深入理解,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王月芬部长指出:作业讲评课要从整个作业体系出发去设计,着眼于真正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王主任还强调,作业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单元教学目标、单元作业目标和课时作业目标之间的关联性应更为紧密,相互照应;作业设计的题干表述应更加清晰。最后,王部长提出:实证研究的问卷设计应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数据的分析应更为全面。这些问题再次引发了老师们的思考。

最后,刘嘉秋博士以琢磨作为本次活动的结束语,激励全体教师,以高质量作业设计为契机,与同伴琢磨、与专家琢磨,以减负增效、提升师生素质为目标,在未来的教研之路上更加笃定前行,不断探索,继续深耕。

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在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的引领下,我校将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完善高质量作业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学习支持。高质量作业研究,我们一起在路上。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