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桃李,知行合一育新苗。4月2日下午,以“行走课堂,问学贤城——本土资源视域下‘行问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式的建构与实践探索”为主题的“路口前行”综合实践课程区级专题展示活动,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小学四楼多功能厅举行。区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教研员王朝平、区综合实践课程中心组成员、王朝平翁燕燕名师工作室学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教师代表参与本次活动,上外附小·金海联合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徐柳花陪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PART 01 行问寻道·课程新篇
在区教研中心倡导的"行问学"课程模式的引领下,上外附小对综合实践课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活动中,祝彩萍老师以《探索“行问学”:“路口前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启示》为题,进行了主题交流。在交流中详细介绍了学校如何通过打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整合本土特色资源,构建起一套全面而富有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该体系围绕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框架与设置、课程实施与评价等关键模块,精心设计了“五大板块”的综合实践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既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的精髓,又能够拥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性思维。
PART 02 智解难题·童创未来
在《雨天放学路口我优化》的课堂展示中,学生们展现了令人惊喜的实践能力。从前期调研到方案设计,从头脑风暴到AI优化,孩子们完整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们运用数字技术绘制的优化方案,既体现了工程思维,又饱含人文关怀。
PART 03 AI润教·育见成长
说课环节解读了"行-问-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以校门口拥堵这一真实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采集数据,运用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最终借助AI技术形成解决方案。数据显示,85%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可行性方案,这种"AI+综合实践"的创新模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PART 04 贤城论教·众行致远
最后,王朝平老师展开了题为《本土资源视域下‘行问学’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的专题讲座。王朝平提出以“行为学”模式构建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立"行、问、学"三阶七步实施路径:"行"重问题发现,"问"重原因分析,"学"重方案实施,涵盖主题选择等七个关键环节。强调需制定各环节实施策略,整合八个既有课型,并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研讨中,教师们重点探讨了模式定位、课程教学策略优化、课型衔接等议题,针对模式适用性和实施难点展开深入交流,为区域内课程开发提供了实践参考。

这场聚焦"行问学"课程模式的研讨活动,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综合实践活动与本土资源深度融合的新篇章。未来,上外附小将继续深化“行问学”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新时代美好少年而努力。